大田作物——玉米
大田作物——玉米
2007-11-21 阅读次数:

 

玉米新品种—京单28

大田作物——玉米

京单28,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2006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同时在国家区试和河北省区试中也表现突出,名列前茅。品种审定编号:京审玉2006004

主要特征特性:

1、高产。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若地力条件好,栽培措施优化,最高亩产可达1000公斤。

2、优质。籽粒大,金黄色;千粒重可达400克以上;容重高,达到国家一级标准710克/升以上;成熟度好,商品质量优。

3、多抗。田间综合抗性好,抗大、小斑病等多种病虫害。

4、广适。

1)适应地域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广大地区都适宜。

2)适应春、夏播。可以夏播,也可以春播。早播不早衰,晚播能成熟。(3)适应不同年份。偏旱年份、雨多年份,都适应,耐阴雨寡照天气。

5、耐密植。抗倒伏,一般密度35004000株/亩。每亩种5000株也抗倒,种植3000株更稳产。做到了密植而不倒,果穗全、匀、饱。

6、果穗匀。果穗大小基本均匀一致,无小穗,畸形穗。

7、出籽率高。从外表看果穗不太大,但均匀一致,出籽率特高。可达到88%,100公斤干果穗可出近90公斤的籽粒。

栽培技术:

最适密度4000株/亩。

适播期。平原夏播6月中旬,平原春播5月~6月上旬。山区春播5月上、中上旬。

其他技术措施与种其他玉米相同,不需特别管理,简化栽培即可。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京科25

大田作物——玉米

北京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推广。

2004年国审品种,国审玉2004014号。

基本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春播125-128天左右,夏播98天。幼苗出叶快,芽鞘紫色,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气生根发达。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果穗筒型,轴白色,硬粒,角质多,品质极佳。高抗大小斑病、矮花叶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多种病害。

突出优点

1、果穗均匀,穗粗5.5厘米,穗行14-16行,每穗粒重200克左右。

2、抗病性好,活杆成熟。

3、根系发达,比较抗倒。

4、品质极佳,籽粒红橙色,有光泽。

5、抗蚜虫。

6、容重高,一般784克,千粒重360克。

产量表现

2003年京津唐组区域试验,产量列推荐审定品种第一位。

2003年三河市夏播引进品种试验,产量列15个品种第一位,亩产671公斤。

一般亩产600-700公斤,具有亩产800公斤的增产潜力。

该品种稳产性好。

适宜地区

适宜北京、天津及河北省中北部夏播区种植,也可在京、津地区春播。邯郸、邢台地区引进生产试验表现优良。特别适合等雨春播(526日上旬)。

栽培要点

种植适宜密度每亩3300-3500株。

种植密度换算表(提示:农民朋友务必按此密度留苗)

3300

株/亩

行距

1.50尺(50厘米)

1.80尺(60厘米)

2.00尺(67厘米)

株距

1.20尺(40厘米)

1.00尺(34厘米)

0.90尺(30厘米)

3500

株/亩

行距

1.50尺(50厘米)

1.80尺(60厘米)

2.00尺(67厘米)

株距

1.15尺(38厘米)

0.95尺(32厘米)

0.85尺(28厘米)

 

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京科345

大田作物——玉米

该品种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是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北京市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京审玉2004001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春播120天,夏播105天。株高300厘米左右,穗位约125厘米,株型清秀,成熟时青枝绿叶,抗病性好,青贮产量高,每亩鲜青贮一般在4500公斤左右,较一般玉米品种高500-1000公斤,极为适合作为青贮玉米。果穗为长筒形,一般穗长近30厘米左右,穗行数一般为14-16行,籽粒半硬粒,色偏红,籽粒品质好。一般亩产700公斤左右。2001年北京市春播预试中产量为732公斤,较农大108增产15.2%              突出优点:粮饲兼用。

栽培要点:一般每亩3300株左右。如作青贮玉米可加大密度至5000株/亩。

适宜地区:京津唐地区春播,黄淮海地区春、夏播。特别适合北京地区青贮饲料种植户种植。

种植密度换算表:

3300

株/亩

行距

1.50尺(50厘米)

1.80尺(60厘米)

2.00尺(67厘米)

株距

1.20尺(40厘米)

1.00尺(34厘米)

0.90尺(30厘米)

发表评论】?【打印文章
?
相关文章
?
视频浏览 图片浏览 相关链接 相关热线
联系我们
套餐邮箱:taocan20060606@163.com
套餐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27号
邮政编码:100088
电    话:67235034 84644977-13 51949235 51949236
主    办:北京市科协 北京市农委
承    办:北京市科协学会联合办公室
技术支持:北京市科协信息中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