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工程”诞生于改革开放年代,起源于1992年北京市科协提出的“金桥计划”,1993年由中国科协在全国推广实施。十几年来,北京市的“金桥工程”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金桥工程”建功立业的身影;在通往21世纪的征程里,留下了“金桥工程”光辉灿烂的足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金桥工程”又以斗志昂扬的精神,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路。
北京市“金桥工程”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科技群众团体优势,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架设“金桥”,在科技成果和生产应用之间架设“金桥”。十几年来,北京市“金桥工程”组织实施项目6000余项,累计增加经济效益90多亿元,为首都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市“金桥工程”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向,服务于国家创新战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内涵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之能够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金桥工程”活跃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农村之间,活跃在政府部门和科技专家之间,活跃在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玉米新品种“京科糯2000”示范推广项目为市民的餐桌奉上了香甜可口的糯玉米,平谷区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百姓铺就了一条增产、增收的致富路,内保防控网二级监管平台项目为2008年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北京高井热电厂的大规模节能减排改造还给了首都一片碧水蓝天,海淀区人防卫星通信指挥系统将对平时的抢险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将产生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这一个个为人民谋福利项目成功实施的背后,都有“金桥工程”起到的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金桥工程也活跃在国际交流与协作的大舞台上。2007年金桥工程办公室组织网络单位赴韩国参加了“2007年大韩民国创业展”,与韩国科学技术院等单位进行了交流合作与洽谈。目前,金桥工程正吸引着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的朋友加入到国际间的“架桥”队伍,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世界各地人民造福而共同努力。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金桥工程’是一种好形式,实际是在‘依靠’和‘面向’之间搭桥,在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之间搭桥。这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工作要搞好,搞得扎实,搞出效果。”在2005年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工作会上,中国科协宋南平书记说:“深入开展‘金桥工程’活动,要在机制、思想、方法上不断创新,赋予‘金桥工程’新的内容和内涵。北京市‘金桥工程’所取得的成效,是长期坚持的结果,符合科协自身的工作定位,符合科协的发展需要。”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田小平同志提出,在新时期“金桥工程”要有自己全新的目标,要构筑“架桥”联盟合作体系,拓展“金桥工程”的工作舞台;以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架桥”集成化服务体系;以顺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展现强大的“架桥”功能;用不断创新的工作模式,培育“架桥”长效机制;用流畅的组织架构,建设强有力的“架桥”队伍,推动、促进“金桥工程”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
回顾过去的历史,让我们记住曾经已有的荣耀;展望美好灿烂的未来,让我们对明天更加充满信心。相信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在北京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科协的“金桥工程”活动,一定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一定不负人民的厚望,将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