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不可掉以轻心
天津市危化品大爆炸事故伤亡与损失之惨重举世震惊。事故发生在天津,但北京市同样存在类似隐患,必须深刻吸取教训,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防范工作。
虽然北京市从事危化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数量与规模可能不及天津市,但同样存在多种隐患,有些方面要比天津更加复杂。北京市辖区范围内既有市属企业,又有国有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和国防单位,虽然本市已经对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盘查,但对于非市属企业和单位的危化品情况难以深入了解。北京市拥有全国最多的科研机构,实验室与中试的危化品泄漏隐患也不容忽视。北京市作为全国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枢纽,是东北、内蒙古与华北、南方跨区域危化品运输的必经之路,流动源危化品事故风险不亚于天津。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数据,2010~2014年平均每年发生危化品事故65起,死亡447人,其中运输环节占9%。北京市作为全国的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往往成为内外敌对势力和反社会行为的首要攻击目标,对于北京市危化品事故的隐患绝不可掉以轻心。
事实上,北京市已发生过多起危化品事故。其中最严重的一起是1997年6月27日位于通州的东方化工厂储罐区特大爆炸与火灾,死亡9人,伤39人,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数十亿元。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建东配楼因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特大火灾,死1人,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1.64亿元。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更为频繁,仅2006至2008年3月间就发生34起, 死亡9人, 伤34人, 直接经济损失32.65万元。
二、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的建议
1、全面普查属地范围危险化学品隐患
虽然北京市安监局已经公布了本市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普查情况,但由于北京市的特殊情况,还需要对非市属机构危化品情况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摸底,对京外危化品流动源的运输路线及交通事故隐患也要进行全面盘查。科研、教学单位的危化品固定源虽然规模较小,但一旦发生泄漏的损失与社会影响也不可低估,尤其是生化危险源。
2、建立危险品应急处置体系
近期应立即组织专门队伍对全市所有仓库及部分实验室,特别是有储有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实验室在认真盘查、摸底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覆盖的清理、排查和登记(以后每年规定排查一次),查明危险化学品风险隐患,建立危险化学品全市风险数据库,绘制危险化学品风险图,真正建立起体系到库,责任到人,处置到队的临灾处置体系。
3、全面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本市虽已编制市、区县和部分街道、乡镇的各类应急预案,但远没有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针对天津大爆炸的教训,应结合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活动,在上述工作之后,适时全面组织基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主要灾害事故的预案编制工作。要求所有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附近企事业单位与社区,以及危化品运输可能经过的交通沿线单位与社区都要编制危化品事故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消防、民防等部门和减灾研究机构进行指导。
4、对市民进行危化学品事故防范知识的普及
在年底以前组织消防、民防与相关减灾社团与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对市民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知识的科普教育,既要传授防爆、防火、防毒和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也要对一些不科学的传言甚至谣言做出澄清以促进社会的稳定。
5、加强危化品事故防范专业机构与队伍建设
鉴于天津大爆炸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由于情况不明和盲目扑救造成巨大牺牲的教训,急需加强消防、环保等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抢险救援先进装备的研发,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技术水平。
6、改进节日烟花爆竹燃放的管理
节日和喜庆活动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民俗,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正值春节,民俗观赏是吸引国外游客的重要内容,不宜采取简单禁放的做法。但对于燃放可能造成的事故与大气污染也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建议采取限时、限量、限制爆燃力和定点有组织燃放的措施。只允许在除夕、春节、元宵三天内定时燃放,禁止生产、经营、销售燃放爆炸燃烧力大的二踢脚等大型号爆炸,严格限定生产爆竹的爆炸力和声强,对符合标准的烟花爆炸也要限量销售。提倡以社区为单位,指定燃放场地,有专人维持秩序和进行安全管理。除夕和元宵节以区县为单位组织燃放烟花供市民和游客观赏。
三、建立京津冀防灾减灾协防联动机制
随着京津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三地灾害事故的关联性与连锁性日益凸显,必须相应建立防灾减灾的综合协调机制,包括应急机构的协防联动机制,风险隐患的统一评估盘查机制,灾害事故信息共享与统一发布机制,防灾减灾民间社团的协作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