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增强对城市道路地下情况探测的力度 防范“地陷”事故
位置导航:建言献策

建议增强对城市道路地下情况探测的力度 防范“地陷”事故

作者:中科院老科协电子学分会 郭开周 来源:调宣部 发布于2016/03/14

  近来关于国内城市道路“地陷”的报道一直不断。在写出这份建议的2015年5月份,我本人又看见了2份这方面的媒体报道。
  2013年7月21日,“北京青年报”以《路面陷坑  村民拦车》为题报道了北京丰台东路一处路面突然塌陷的事故;2013年7月22日,该报又以《路面塌陷成坑  公交前轮陷入》为题报道了北京海淀东北旺中路一起路面塌陷事故……
  其他城市关于地陷的报道也很多,如2013年5月20日21时,发生在深圳的地陷,媒体说:“伴随着一声巨响,5名刚下晚班拖着疲惫身子走出工厂大门的深圳市某公司员工,丧命于突如其来的路面塌陷形成的深坑之中。深圳今年(2013年)地陷频发,统计在案的就有10次,共已造成6人死亡,2人受伤。”“由此联想到2012年8月份,哈尔滨上演的惊魂一幕,9天时间发生7起地陷,造成2死2伤2车坠坑的悲剧,2013年5月31日至6月1日期间,厦门市区内先后发生3起地陷事故,造成2辆汽车受损,1人轻伤。7月11日,太原市永祚西街发生大面积塌陷,沈阳朝阳街东侧路面突然塌陷形成20多平米的大坑……”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媒体报道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了50个……
  关于城市发生“地陷”的原因已经有许多调查和分析文章发表了,这里不再赘述。
  2015年5月28日媒体报道了“北京建立路桥突发事件预案预警机制道路塌陷3小时内须恢复交通”。说明道路塌陷的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地下空洞的出现、不断变大到最终发生“地陷”事故,有一个时间过程。如果能够在灾害发生前探测出地下的“隐患”,我们就可以避免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
  现代科技已经有了一定精度的探测手段。
  2013年7月17日 ,“北京青年报”报道《探地雷达‘夜巡’地下空洞》副标题是“---可探测到地下5米深的结构和土质情况,探地雷达可保持路面的完整性”。
  这篇文章下面的“新闻背景”报道:(北京)《两条道路(闵庄路段和中关村南大街)被查出存在隐患》。
  说明探地雷达已经能够在发生“地陷”之前预先探测出某处有“隐患”而在该处设置警戒线,避免车辆和行人陷入发生危险;同时对将要塌陷的地段加以修复。
  探地雷达是雷达系列中的一种类型。20多年前已经有实用化产品上市,国外的公司在我国、在北京还开设了销售商店。我国也有单位在从事有关的研究。一些科研单位研制出来的探地雷达的分辨率和实用性能不断有提高。
  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科技手段,有关部门更多的添置一些“探地雷达巡视车”,增强对道路常规探测的力度也许是有必要的。
  其实实践考验对于任何科研产品水平的提高都是有益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