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北京市科协海智计划基地工作会议召开。中国科协海智办副处长颜鹤青、北京市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曾福林、美国华人医药科学家协会会长陈邦华、加中科技联盟共同主席叶军、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副秘书长蒋林华、芬兰华人科技协会常务会长贺国友、海外华人科创联盟会长侯锋等参加会议。市科协各海智工作基地、相关海外科技社团代表,市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相关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代表等50余人参会。会议由市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助理李虹主持。
中国科协海智办副处长颜鹤青传达了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在“2017年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讲话指出海智工作要根据各地特点,对标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十九大报告学懂弄通做实,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重塑工作格局,狠抓流程再造,以“转变”为特色揭开海智工作的崭新篇章。讲话对新时代海智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服务对象应从海外华人拓展至更广泛的海外英才;二是工作范畴应从服务当下转变为谋划未来,要更加关注服务离岸创新创业和国家智库建设,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企业转型升级与现代化国家建设;三是应更加主动地争取地方党政支持,进而使海智工作从大而化之转变为精准施策;四是要切实发挥出海智平台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作用,不忘海智初心,提高目标标准,加强制度化建设。
曾福林代表北京市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发言。他指出,北京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正稳步推进,市科协海智工作的改革发展也步入了快行道,从理念、思路和实践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将海智工作与“创新簇”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深度挖掘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需求,推动海内外精准对接;二是完善海智创新链条,升级了海智服务平台,通过资源池、云平台、成果转化、工作站点等实现流程再造,建立由海智成果挖掘、成果需求筛选、转化方案策划、成果市场推广、资源协同整合和过程促进服务构成的的海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三是协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通过“互联网+交互视频+成果撮合”的方式,探索海智工作的科技社群模式,建立相关学科共建和产业发展的常态机制。他表示,本次会议是北京市科协联系、团结海外科技社团和各相关工作基地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各方应充分地发挥海内外科技类社会组织的资源和优势,以广大海内外科技工作者为中心,抓好资源、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进一步畅通海外专家服务首都发展的渠道和途径。
本次工作会上,为进一步加强以才引才、以才聚才,北京市科协海智计划聘请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副秘书长蒋林华、加中科技联盟主席叶军、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加拿大圭尔夫大学高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杨先一成为第二批海智专家。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美国华人医药科学家协会、加中科技联盟、海外华人科创联盟、中国北欧技术创新与发展协会、芬兰华人科技协会、法国留学人员创业者协会、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等8家海内外科技社团和机构,以及市科协6家海智基地和1家海智服务平台共同签署了北京市科协海智联席会议2018-2019工作备忘录,该备忘录从推动海智资源库建设、深化海智项目合作、促进海智成果转化和共建海智线上工作站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方向和工作要点,形成了长效机制,进一步畅通了海外科技工作者服务首都发展的渠道和途径。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促中心、加拿大圭尔夫大学高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杨先一教授等做了典型发言。参会人员围绕促进海智工作与创新簇建设的融合、推进海智离岸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海智科技社群建设等议题积极研讨,形成了工作建议。
工作会议期间,通过先期线上视频会议和线下项目筛选,精选出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芬兰、意大利等国家的28位海智专家的35个高新技术项目,同期举办了“首都海智科技项目拍促会”。依托于北京市科协海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James David Harlow的人工智能医疗设备项目当场获得投资,Mikhail Kazantsev的美国小型飞行器项目与多地就建立合资公司达成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