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空间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位置导航:建言献策

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空间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作者:毛汉英 赵令勋 来源: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发布于2017/02/09

  2009,国务院批准北京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政府批复海淀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将以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为轴线及其周边辐射区域命名为中关村科学城,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其中,科学城核心区范围为:南起知春路,北至成府路,西起中关村大街,东界为京包铁路和城铁13号线,土地面积3.31平方公里。核心区不仅集聚了中科院数理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以及国防科工委所属的2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中心),而且还有上千家高科技企业,其中两院院士近130位,高级科研人员超过6000人。因而,这一区域不仅是核心区中的核心,也是全国科技资源最集中、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区。

  可是,目前这一区域存在一系列严重制约和影响核心区功能发挥的问题,为了更大发挥核心区功能和作用,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的空间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一、空间结构(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用地结构不合理,主体功能明显弱化

  在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现状用地结构中,科研教育用地仅占总用地的27.2%,如除去北京大学等占用的教育用地外,真正的科研用地占比约22%。其他各类功能用地占比分别为:居住用地33.4%,道路用地15.2%,工业仓储用地6.5%,商贸金融用地6%,行政办公、中小学教育、文体卫生用地占9.6%。由此可见,用地结构中科研创新主体功能明显弱化。

  2. 条块分割严重,空间布局碎片化

  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各单位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中央单位、北京市及海淀区属单位;按所有制,可分为全民、股份制、集体及个体等四种。由于所有制及隶属关系不同,各科研院所自成体系,形成了30多个单位大院,同时科研与教育、居住、商业等功能区相互混杂,条块分割严重。周边又集聚了一批小饭店、小宾馆等低端产业群,并且在四环路南北形成了两个城中村,空间布局呈现严重的碎片化。

  3. 市政基础设施老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由于历史原因,区域内相当一部分市政基础设施是上世纪5070年代建成的,标准低、配套水平不高,每年发生严重影响科研工作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的事件多起。现有道路大部分被单位大院阻隔,“断头路”多,交通循环不畅。此外,还有不少科研院所的化危物品存放在人口密集区域附近,存在众多安全隐患。

  4. 人口密度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据统计,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范围内目前常住人口约1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达3万人左右,超过了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2.32万人/平方公里)。此外,还有流动人口约34万人。由于人口密度大,教育、医疗卫生、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明显不足。

  5. 生态空间长期被挤占,人居环境较差

  在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用地平衡表中,绿化用地仅占总用地的3%,人均绿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生态用地严重不足,居民缺少休闲活动场所,加之研究院所周边环境嘈杂,交通常年拥堵,居民出行不便,因此该区已成为北京市少数人居综合环境较差的地区之一。

  二、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

  1.成立由北京市牵头,包括中科院、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海淀区等参加的综合改造领导小组

  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空间结构调整优化是一项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多元化、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必须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包括中科院、国防科工委、教育部等单位参加的综合改造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加强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并做好顶层设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抓紧时间编制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经专家委员会咨询论证和政府有关程序批准后付诸实施。

  2.空间调整优化的目标和思路

  (1)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方面,构建合理的“生产(研发)、生活、生态”三生空间

  参照国际先进经验,科学城必须突出科教研发主体功能,用地结构向主体功能倾斜。建议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用地结构调整优化目标为:科研教育用地占比为45%,其中科研用地占比40%;其他用地占比:居住用地25%,道路用地14%,生态用地10%,商贸服务用地6%

  (2)空间结构(布局)优化方面,构建南北两个集中的科学园区及五个研究集群

  按照集聚、集群、集约的城市规划原则,建议以北四环西路为界,构建南、北两个集中连片的科学园区,并以研究方向相近的研究所(大学)为主体,在北片区组建化学研究集群和电子研究集群,在南片区组建基础科学(数学与物理等)研究集群、航天研究集群和软件信息研究集群。

  (3)基础设施优化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配套水平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逐步打开单位大院,打通断头路,实现道路公共化。通过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统筹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各类管线敷设,力争到2020年核心区内基础设施供给配套水平得到显着提升。

  (4)加强空间开发限制,设置三条保护“红线”

  划定保护红线是落实空间管制的重要手段。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在空间结构调整优化中应设置以下三条红线,即:以确保生态空间和绿地系统为主的生态保护红线,以保护着名科学家故居等为主的历史文化保护红线,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为主的防灾减灾红线。通过上述三条红线对今后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刚性约束。

  (5)社会服务设施优化方面,提升便捷化与智慧化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要按照科学城核心区人口承载力,配套建设公共设施。加强智慧社区、园区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创新服务、城市管理、居民的生活融合发展,大大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便捷化与智慧化水平。

  3.改革国有土地部门化和单位化的现状,打破条块分割与碎片化布局

  必须建立国有土地使用退出机制,根据主体功能定位,进行空间统一规划,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及碎片化布局,改变目前部分建设用地利用不充分甚至闲置(如原清华园两处货场)的状态。大幅扩张科研与生态用地,主要通过老旧居住小区的拆迁改造、合并及工业与仓储企业的腾退而实现。

  4.由海淀区牵头,集中整治城中村,疏解低端产业和人口

  建议由海淀区政府牵头,下大决心整治核心区内的两处城中村(中科院物理所西南侧和科学仪器中心西侧),有序地拆迁、合并老旧小区,逐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企事业单位与服务机构,规划到2025年核心区常住人口控制在78万人。

附件:中关村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示意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