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学讲堂第583期《卫星导航与气象》
位置导航:科普发展

首都科学讲堂第583期《卫星导航与气象》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发布于2019/03/20

  2019年3月17日,由龙井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583期首都科学讲堂活动在首都图书馆举行。本期讲堂邀请了中国气象局国家大气探测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曹云昌,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卫星导航与气象》的精彩讲座。

  曹云昌研究员主要讲解了导航及卫星的作用、种类和技术发展,国际和中国的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原理,大气对卫星导航的影响以及卫星导航气象应用等内容。在讲到卫星技术时,曹云昌研究员强调,卫星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卫星技术是国之重器,能够带动科技、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发展。卫星昂贵的研发费用展示了大国的压倒性技术优势,它成为大国专利。
  在讲到国际上有名的卫星导航系统时,曹云昌研究员介绍了GPS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BeiDou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从区域走向全球,成为继GPS之后的第二大卫星导航系统。
  讲座中,曹云昌研究员讲解了导航定位的原理和技术。其中,有运用三点定位原理以及考虑接收机时钟误差的四星定位法。其实,原理方面是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技术方面却非常复杂。为了保证卫星导航的精确度,在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更多高技术和资金的支持,高精度的定位设备造价高达几十万。不同的卫星导航系统因受众需求、设备精度、运用场景不同,在使用上会有很大差别。
  曹云昌研究员在讲座中指出,卫星导航是无线电导航,它的首端是用无线电波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方式在经过大气时,会受到大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波折射弯曲效应,会造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延时或定位不准。
  在本期讲堂的最后,曹云昌研究员总结道,导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气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卫星导航发展催生了卫星导航气象研究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卫星导航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首都科学讲堂同期实现在北京时间、YY在线直播,据初步统计,本期讲堂超过13万人(次)在线观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