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由龙井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584期首都科学讲堂活动在首都图书馆举行。本期讲堂邀请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资料服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张强,为大家带来主题为《中国气象大数据现状和展望》的精彩讲座。
张强主任围绕气象大数据的政策导向,气象大数据的定义、范围和服务内容,以及气象数据的开放成效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在讲到政策导向时,张强主任以中国气象局2018年12月4日发布的《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为例,讲解了当今气象大数据的政策导向。讲座以数据应用为叙述主线,从气象大数据的定义、范围、服务内容、应用成效和发展展望五个方面描述气象大数据的最新进展。
张强主任在讲座中提到,气象大数据是指在气象领域中,围绕智能预报和智慧服务,在数据采集、加工处理、预报预测、共享服务、存储归档等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的总和。它既有气象学科数据特征,也有大数据的一般特点,可以概括为5“V”,即类型多(Variety)、体量大(Volume)、更新快(Velocity)、质量高(Veracity)、价值高(Value)等特征。
接下来,张强主任详细解释了气象观测数据包含的内容,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运用地基(地面、海洋、太阳辐射、土壤水分、大气成分等)、空基(高空、飞机、雷达等)、天基(静止卫星、极轨卫星等)一体化的综合观测体系来获取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拥有我国历史最长、存量最多、种类最全、时效最高、质量最好的气象科学数据,包括地面、海洋、太阳辐射、环境、公路交通、高空等气象观测方面的数据。
张强主任在讲座中指出,气象大数据的开放共享是当今气象发展的趋势。气象大数据开放成效表现为支撑气象预报预测和公共服务业务发展,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融入全球气象发展、社会经济服务及行业协同发展等几个方面。
在讲堂最后,张强主任提出,未来气象大数据发展要集合内外力量共同推动气象大数据资源的汇聚互联、共建共享,要打破部门壁垒、消除信息孤岛,集中力量建设气象部门最完备、最权威的在线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应用云计算平台,推进气象大数据的应用。
首都科学讲堂同期实现在北京时间、YY在线直播,据初步统计,本期讲堂超过12万人(次)在线观看。